藏種於農工作坊 米之神Daycha霧峰場側記

很高興泰國的米之神基金會執行長Daycha再度來訪,以下是中翊簡單的記錄當天的演講內容,有關基金會的相關農法與技術請參考備註聯結。

故鄕是養育我們的原鄉(motherland),我們愛護我們的母親,因此我們一定要很愛護我們的家鄉。二十四年前Daycha成立了米之神基金會(KKF),就是想為他的故鄉做點事情,他的故鄉被稱為米之鄉,但那時他發現許多的農民都是在傷害土地的方式耕種,他們受西方的綠色革命所影響,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藥,只追求產量和商業利益。這樣的方式不但破壞了環境,同時也破壞了傳統文化。

當天的現場錄影

KKF基金會不只要轉變生產技術及環境復育,更要把泰國遵循佛家教意的良善傳統帶回來。他們所發展的技術及背後精神都是遵循佛家的教義,而且也對於在地傳統的老農非常尊敬,譬如基金會的標誌就是參照了老農們禮敬米之神的習俗所設計的。泰國傳統社會最尊敬三種職業的人,份別是稻農、老師和軍人,為何獨厚稻農而不是所有的農民呢?因為稻農不但照顧了大地之母和米之神、照顧了最多土地、餵養了最多的眾生。


參加光復新村藏種於農研討會的夥伴們

米之神基金會秉持著佛家精神及適切科技來發展出他們的技術,成立基金會前,Daycha讀了”小即是美”這本書深受啟發,舒馬克先生覺得佛家精神可以發展成佛教經濟模式,並透過適切科技來應用。

基金會歸納出幾個原則
第一是簡單、簡而易懂的技術。是人人都可以發展、操作的技術,而不是局限在大財團大公司。
第二是要能小規模、經濟低廉。是人人都能付擔得起的、可輕易取得的。
第三是要對環境友善。不可以破壞生態或對生物造成威脅,要是和平非暴力的。
第四是從古老傳統的方法去發展,但還是要具有良好好的產能。而且要使用當地的人力和資源,在地循環減少外界的輸入。技術本身要是開放的,不該用專利的方式擁有。
第五是希望人人都可以獲得自由,從磨難中解放,不要成為任何人的奴隸。

Daycha 說他求學時不是農藝科班出身的,畢業後從事畜牧業約十年之久,後
來才開始學習水稻栽種,到現在也在泰國培育出很傑出的農民。有人好奇這些技術到底是哪裡學來的?他說是跟大地之母和米之神學習的,意思是直接去向大自然學習,大自然會教我們很多事情。(其實只要看看大自然裡的植物就可一目了然,在森林中的一顆大樹從沒有人去施肥澆水卻長得非常健康,在樹底下常見一層厚厚的深黑色腐質土,靠的是樹自身枯枝落葉、雜草及許多微生物們共生循環的結果。) 米之神基金會所有的技術是建立在田間實務操作所累積出來的經驗,譬如說微生物菌的應用是觀察在田間對作物的效果,是靠實驗而非用想像或推論的。
 
在泰國、台灣許多的慣行農民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處理病蟲害,花一點時間在改良土壤,卻幾乎不花時間在種子的改良上,在基金會的操作上卻是相反的比例。我們視自已為米之神的孩子,米之神是我們的母親,所以要花最多時間去跟她一起工作去做選種育種,大地之母像是祖母所以花少一點時間去改良土壤即可,而昆蟲不是我們的母親所以不用花時間在牠們身上。

豆老闆學緯最後發表了他的心得,他說:我發覺我們同學們的提問都有些偏離了Daycha老師說提到的那些中心思想,但老師從頭到尾都一直維持著他的中心思想;這反應著我們許多台灣人的思想都被污染的蠻嚴重的,像是學校的栽培教授的指導,所以我們還是用比較化學、科技的基礎在思考這些事情,我覺得要想辦法跳脫這樣的思考模式,必需要去效法去落實米之神基金會的精神,這樣子所做的事情才會合乎大自然的法則。


當天下午在光復新村還精采的導覽,以及三個不同主題的小組討論分享,下回再分享!

相關聯結
KKF在台灣泰國米之神自然水稻種植推廣計畫
KKF@TAIWAN 臉書社團
瑞芳與許多朋友們在這分享了許多理論及實務經驗分享
花蓮樸門部落講座紀錄影片
一把泥土教我的事
 

發表新回應

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,不會公開顯示。
CAPTCHA
為了防範廣告留言,麻煩您輸入以下文字:
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.
name